据路透社消息,越南将在4月16日起,对来自中国的合金钢镀层板征收临时反倾销税,税率高达37.13%,此前还曾对中国的风电设备、铝材等产品大幅加税。越南前脚刚对美国特朗普承诺0关税,后脚就把关税大棒砸向中国。是以为中国好欺负不敢还手?

图片来源于网络
越南对中国钢铁征税不是第一次。早在几年前,越南就频繁对中国钢材“动手”,从钢坯到镀锌板,税率从14%到97%不等。数据显示,中国对越南的钢材出口量在短短两年内翻了一倍多,占据了越南进口市场的七成以上。越南钢铁产能的快速提升,离不开中国企业的“手把手教学”——比如某北京企业曾帮越南建起年产600万吨的钢厂,结果现在越南用这些技术反过来和中国抢市场,颇有“教会徒弟饿死师傅”的味道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越南的算盘打得啪啪响。一边拉着中国修铁路、搞基建,一边又对中国产品“严防死守”,摆明了想把中国当冤大头。比如中越铁路项目,越南只想要中国的资金和技术推动国内发展,不想通车后中国的商品可能卖入越南本土。这种心态,直接体现在政策上:去年底越南刚和中国签了铁路合作协议,转头就对风电设备加征97%的关税,价格直接翻倍。有贸易商调侃:“越南这是既想吃中国的饭,又想砸中国的锅”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近年来,越南在南海问题上频频向美国靠拢,甚至被外界视为美国在东南亚的“新棋子”。加征关税的时间点也很微妙——就在宣布对中国钢材加税的前几天,越南刚被曝出计划对美国部分商品实施零关税。这种“跪美抗中”的操作,难免让人联想:越南是否在用贸易手段向美国递“投名状”?毕竟,美国一直希望拉拢东南亚国家围堵中国,而越南的摇摆姿态恰好给了双方合作的借口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不过,越南的“关税大棒”真能如愿以偿吗?现实可能很骨感。中国钢材之所以能横扫越南市场,靠的不是低价倾销,而是实打实的成本优势。比如中国高炉炼钢的成本,比越南电炉炼钢低了一大截,即便加上关税,价格依然有竞争力。更讽刺的是,越南本土钢厂用的设备和技术不少来自中国,生产成本降不下来,关税反而可能推高本国基建和制造业的成本,最终拖累经济发展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回头看看,越南的困境也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缩影——既想借助中国的发展红利,又害怕被“经济吞噬”。但历史早已证明,贸易保护主义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良药。当年印度对中国钢铁加税,结果本土企业反而因缺乏竞争陷入停滞;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设限,导致自家新能源计划差点泡汤。越南若一味加税,恐怕只会让本国企业躺在“保护伞”下失去创新动力,最终得不偿失。

图片来源于网络
如今的越南,正站在十字路口。是继续在“亲美抗中”的路上冒险,还是与中国寻找互利共赢的平衡点?这个问题,或许连越南自己都没想清楚。但可以确定的是,在全球产业链紧密相连的今天,任何“一边倒”的策略都注定走不远。